您当前位置:迅球体育 >> 新闻 >> 篮球 >> CBA
因盗播侵权遭cba索赔4亿,b站冤吗?|特评
2022年07月28日 02:46:41 来源:迅球体育 浏览:

文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姚龙华

b站又出事了!

这是中国体育版权侵权案件中索赔金额最大的一笔,创造了我国体育版权侵权案的历史。

7月25日晚,#cba公司因侵权向b站索赔4亿#登上热搜,24小时内阅读量超1.5亿次,引发大量讨论。

1

第三方调查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规模约为318.4亿元,体育直播用户规模为1.38亿人,且均在持续增长。

平台盗播核心赛事的收益“肉眼可见”,即使没法直接变现,也能涨粉增加人气,但明显属于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

此前,由于法律定义模糊,体育赛事版权保护难度很大,盗播门槛低、收益大,被侵权方追责难度大、维权成本高,导致一些平台“明知故犯”“死性不改”。

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著作权法将直播、短视频等视听作品也纳入法律保护范畴,突出了对恶意侵权的惩罚性赔偿机制,显著强化了体育赛事版权的法律保护力度。

特别是今年6月修订的《体育法》明确,“未经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等相关权利人许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或者传播体育赛事活动现场图片、音视频等信息”,让被侵权方可以更加理直气壮依法维权。

2019-2020赛季,cba授权的新媒体赛事版权合作伙伴共有三家,分别是咪咕、腾讯、优酷,b站并不在其中。

但经cba公司调查取证,b站中存在281个cba联赛2019-2020赛季的全场比赛视频,同时包含当赛季全明星赛的全场比赛视频,以及至少416个当赛季的赛事节目集锦视频。

因此,cba公司认为b站大规模向公众提供赛事点播属于侵权行为。当然,由于b站是社区运营模式,而类似平台经常以“所有侵权视频均由社区用户自行上传”为由试图逃避责任。但cba公司对此早有防备,做足了功课,直指b站大规模提供cba全场比赛的点播权系主观故意侵权。

首先,b站曾是上海男篮的冠名赞助商,也曾在2017-2018和2018-2019两个赛季与cba公司签署《cba联赛比赛视频授权协议》,非常清楚未经授权向公众提供cba点播视频属于侵权行为。

其次,b站设置有专门的“cba”标签、专区和频道,对cba赛事视频进行推荐并建立排行榜,属于主动的系统性行为。

再者,b站的性质、行业经验和运营方式决定了网站中具有较高的侵权视频存在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义务,且有能力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但现实却是,b站不仅没有制止侵权行为,反而持续至2021年9月还在推荐cba赛事视频。

根据新著作权法,b站具有较重的举证责任以证明其无过错,否则将面临被判定侵权及赔偿的法律风险。

2

b站对cba公司构成侵权,可谓板上钉钉。此次cba公司诉b站盗播,是对于新《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新《体育法》三部法律效果的一次集中检验。

但大家最关注的是,法院怎么判,最后赔多少。

cba公司索赔的4.06亿元,是主张了侵犯著作权部分3倍惩罚性赔偿的数字,虽然在新著作权法规定的1到5倍惩罚性赔偿范围内,但是究竟能否获得法院支持,可能还需要一个旷日持久的审理、抗辩和上诉过程。

对于cba公司的“天价索偿”,有网友觉得是“不务正业”“到处搞钱”。“cba都打成这样了,真还有人看?”“cba就不值4亿元!”“轻人在b站看的多,b站推广了cba联赛,这样弄下去全从b站全下架,看的年轻人只会越来越少,还有什么所谓的商业价值了?”……质疑的声音其实不少。

不过,一是一、二是二。虽然近年来cba联赛受各种因素影响表现比较低迷,但篮球运动要发展,赛事的商业化水平必须跟上,赛事版权的保护水平也要跟上。毕竟,赛事版权是赛事的收入支柱,大规模盗播会动摇赛事的生存根基。

b站很受年轻人群体欢迎,在推广cba联赛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前提是先谈合作寻求授权,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3

事实上,跟cba公司的官司,并不是b站第一次陷入版权纠纷之中。

据报道,2014年至2016年间,b站的实体运营公司先后遭遇超过20起与版权纠纷相关的诉讼。

2018年上市之后,b站收到的版权纠纷相关起诉的数量迅速增加,腾讯、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都是原告席上的常客。

视频平台遇到版权争议的事情常有,但为啥现在b站处于风口浪尖呢?

众所周知,b站基于acg(动画、漫画、游戏)内容二次创作发迹,如今已成为一个覆盖多领域的多文化社区。虽然b站一直努力搭建自己的版权版图,但是其核心的pugv(即专业用户生产视频)内容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因此甚至说,“网络侵权”早刻入了b站的dna中。此次与cba公司的侵权争议,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up主(b站视频创作者)的二次创作视频。

发展初期,国内市场无论是用户还是平台的版权意识都相对比较薄弱,b站依靠大量用户上传的盗版动漫资源以及二次创作内容吸纳大量acg爱好者,构建起了自己的用户基本盘。

时过境迁,如今主流视频平台纷纷转向“正版化”,版权成为平台之间相互竞争的“护城河”。b站在“破圈”成功的同时,地处灰色地带的pugv内容暴露在对手眼皮底下,版权问题成为一颗巨型“定时炸弹”。

如果b站不做出改变,仍将pugv模式的版权隐患当成屋子里的大象视而不见,那么侵权官司还会一个接一个来。

去年10月,b站宣布推出“up主版权保护计划”,正式为b站个人创作者提供跨平台侵权稿件检测以及一键维权等功能。广大up主和各路网友纷纷表示,这是“正道的光”。

可见,b站对于版权保护的意识还是很强烈的,也有能力、有条件、有技术做好版权保护。

只不过,b站还需要把视野打开一些:up主的版权需要保护,其他人的版权也不能侵害;up主的原创内容需要激励,但其涉嫌侵权时也不能“护犊子”。

作为视频平台,对自身用户的视频内容负有不可推卸的注意义务、审核义务、过滤义务,而非只有问题找上门了一味滥用“避风港原则”。因为著作权法上的“避风港原则”,不是侵权行为的避风港。

总之,b站侵权官司不断不足为奇,遭遇“天价索赔”也没那么冤。关键要“吃一堑长一智”,真正负起平台责任,及时“排雷”及时止损,让自己尽快从泥潭中走出来。

分享到: